近视原因 遗传因素 近视眼的易感性是可遗传的。父母双方均为近视者的孩子近视率比父母一方近视或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近视率高6.4倍。病理性近视是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方式进行遗传,单纯性近视倾向于多基因遗传,即遗传性与环境因素的共同结果。 发育因素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眼球的前后直径只有成年人的2/3左右,故均是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变长。到15岁左右,眼球基本上跟成年人一样,前后直径达到24毫米。如果发育过度,眼轴过长,则形成近视。这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其近视度一般都低于6个屈光度(-600度),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但如果幼年时进展很快,到15~20岁时进展更快速,以后即减慢。这样的近视常高于6个屈光度,可达到20或30个屈光度,既镜片-2000~-3000度。这种近视称为重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这种近视到晚年可发生退行性病变,视力逐渐减退,配镜也不能矫正视力,这样的眼睛大多数最后都造成失明。很少有出生时就是近视,只有极少数人是天生的近视,而先天性近视眼很少有退行性病变。 环境因素 学生时期的近视眼主要是由于长期近视工作,并通过学生的遗传素质的作用而形成。 近视的危害 1、老年后因为花眼而必须配两副眼镜。 2、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3、最主要的危害是,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 4、视力低下,眼睛经常干涩和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 。长期戴镜,会导致生活工作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