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导航   
最热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眼底疾病中心 >  

如何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

时间:2013-08-30 11:5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主要有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和辅助检查。临床上如果患者有以上描述的这些症状,尤其是“白瞳”,也有家长主诉为猫眼,眼睛发白光、黄光或者眼球发亮等,一定要首先考虑是不是肿瘤。还有就是临床表现为斜视的病人,无论患儿年龄大小,一定要详细检查,除外肿瘤的可能。绝大部分患者通过散瞳后的眼底检查可以确诊,尤其是在屈光间质(包括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清亮的情况下,眼底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肿瘤而确诊。如果患儿较小,难配合,可以采用口服水合氯醛等方法在门诊检查,也可以在全麻下检查(Examination Under Anesthesia, EUA),利用眼底照相机(例如RetCam)检查眼底,优点是可以同时记录眼底情况,在巩膜压迫器协助下可以检查全部视网膜(包括周边部分)。
  在屈光间质浑浊、直接的眼底检查看不清时,或者为了其它目的(例如要测量肿瘤大小,查看肿瘤内有无钙化和血流情况,视神经是否受到侵犯,眼球壁是否完整等),可以采用以下辅助设备进行检查和确诊。例如,眼科超声检查:包括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对于屈光间质浑浊的患者,因为无法直接看到眼底情况,超声检查是最佳选择。超声不仅能发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浑浊,还可以发现肿瘤内部的钙化,测量肿瘤的大小,查看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还可以观察测量肿瘤内部的血流情况。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肿瘤,例如肿瘤内部有较大或者多个囊中的,超声可以更清楚地检测到。彩色超声多普勒(CDI)检查还可以发现肿瘤的血流情况,与眼内血管的关系等。
  为了更宏观地看到眼球完整图像,也可以进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CT主要是检查瘤体是否有钙化,视网膜母细胞瘤80%以上都会有瘤体内的钙化,在CT上呈现高密度影;CT还可以发现并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另外还能确定肿瘤是否突破眼球,视神经是否增粗,头颅检查可以发现有无颅内转移,以及第三侧肿瘤。当然,在软组织检查方面,MRI比CT的更准确,在造影剂的帮助下,可以分辨肿瘤侵犯视神经和眶内,颅内的范围,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对于有些疑难病例,无法确诊或者排除是肿瘤的患者,在极其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活组织检查:包括房水和玻璃体细胞学检查,房水生化检查;因为可能会引起肿瘤细胞沿着穿刺道的扩散转移,因此尽量避免。当然,对于疑难病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慎重采用。
  在这些检查确诊之后,需要对眼球内的肿瘤进行分期,然后依据分期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多采用IIRC(或IRC)分期(International Intraocular Retinoblastoma Classification),它是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Linn Murphree教授与许多世界著名Rb专家于2005年共同提出的新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分期。IRC分期是依据肿瘤生长特点和发展演变,由轻到重分成五期,分别以英文大写字母A、B、C、D和E代表。A期的风险很低,主要特点是肿瘤较小并且远离重要的组织结构,具体表现是:肿瘤不大于3毫米,局限在视网膜内,距离黄斑3毫米、视乳头1.5毫米以上;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也就是脱落的活的肿瘤细胞,也叫种子)。B期的肿瘤具有低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不是弥漫的,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具体表现为:A期以外的位于视网膜内的肿瘤,不限制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局限在肿瘤基地部3毫米以内。C期的肿瘤具有中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的种植很细小,并且局限于肿瘤附近。具体表现是: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很细小并局限于肿瘤周围3毫米以内,局部的放射性敷贴是可以治愈的;无论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肿瘤都是分散的;视网膜下的液体局限于一个象限以内。D期的肿瘤具有高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的种植很弥散,或者是巨大的内生型或外生型的肿瘤。具体表现是:玻璃体或者视网膜下的种植范围超过C期;巨大的或者弥散的肿瘤,可以有细小的或者油脂状的玻璃体种植或无血管的团块;视网膜下的种植成斑块状;视网膜脱离超过一个象限。E期的肿瘤具有极高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已经造成眼球解剖上或者功能上的损害。具体表现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大量的眼球内出血;无菌性的眼眶蜂窝织炎肿瘤达到玻璃体前;肿瘤触及晶状体;肿瘤呈弥漫浸润型;眼球痨。
  如果肿瘤突破了眼球,临床上称之为眼外期,可以有全身转移,具体要参照TNM分期。另外对于摘除后的眼球,应该送病理检查;主要查看肿瘤是否穿过筛板,是否侵犯大范围(3毫米以上)的脉络膜,是否侵犯巩膜突破眼球。根据这些高危因素再决定是否需要辅助化疗。
 

治疗方法

  近20年来,对RB的治疗有了长足发展,根据肿瘤进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摒弃了传统的患眼均行眼球摘除术。选择治疗方法时首先应考虑保存和挽救患儿生命,然后根据肿瘤发展的程度,进一步保存患眼和保留视力,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1、手术治疗:眼球摘除术、眼眶内容摘出术
  2、冷凝术、外部放射治疗、巩膜表面敷贴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学治疗、近代治疗新概念。
 

预防

  由于RB具有遗传性,遗传型RB患者的后代有50%的患病可能。因此,广泛进行科普教育,提倡优生优育、进行遗传咨询,减少患儿出生,应是积极措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