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阿米巴角膜炎 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角膜溃疡,病程可持续数月。常因角膜接触棘阿米巴污染的水源,特别是污染的接触镜或清洗镜片的药引起,多为单眼发病。 诊断依据 角膜病灶中取材涂片染色找到棘阿米巴原虫或从角膜刮片培养出棘阿米巴。 治疗方法 早期可试行病灶区角膜上皮刮除。病变区清创,除去病原微生物促进药物穿入且用于取材实验室检查,清创后溃疡面用5%碘酊烧灼或涂1%甲紫后生埋盐水冲洗每日一次,连续3~5天。急性炎症期应首先以药物控制感染,安静眼手术效果优于炎症眼,如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感染,病变面积继续扩大或溃疡达基质深层行将穿孔时,应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根据病变范围、深度决定穿透性或板层角膜移植,该病角膜移植的常见原因是残留的棘阿米巴活化感染复发和植后排斥反应,术后继续口服抗阿米巴药物,随诊半年以上。 预防 1、注意用眼卫生。 2、为预防阿米巴性角膜炎,角膜接触镜片必须热消毒。 3、局部单独应用咪康唑或依西酸丙氧苯脒,或与口服依曲康唑联合治疗,或局部应用新霉素-多粘菌素-短杆菌肽软膏可阻止病变发展,但为恢复正常视力需作角膜成形术或角膜移植。 |